近日,“创业板全面停止审核,后续按注册制实施”的传闻遍布网络,消息虽然被证伪,但受此消息影响,2月25日股市却再次迎来“千股跌停”。注册制迟早要到来,对于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最本质的还是诚信经营,创造更多利润,以价值取胜。
宁波横河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河模具”)是于2015年年末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并正式出现在证监会预先披露更新企业名单之中,然而该公司能否赶上审核制的末班车,还是将尝到注册制的头啖汤?仍有待验证。不过,对于一家主要从事精密塑料模具研发、设计、制造及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产品组装的企业,记者从其发布的新版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中发现,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企业发展处于“下坡路”。
业绩滑坡,财务指标走弱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横河模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434.09万元、40305.60万元、37519.42万元和17945.41万元,从数据来看,虽然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增长了24.27%,但这种增长不过是昙花一现,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随即下降了6.91%,而从2015年前6个月的营业收入来看,年化后也呈现下降态势。
如果说公司营收在下降之前,还曾实现过昙花一现的增长,那么其净利润的下降就直接多了,即使在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2013年,其净利润仍然从3400多万锐减至2900余万,下降幅度达15.14%;2014年,净利润降幅更是达到24.01%。
伴随着经营业绩的下滑,公司的多项财务指标也是泥沙俱下,均出现走弱的趋势,如反映其偿债能力指标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资产负债率的不断增长也说明其偿债能力的不断趋弱。另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反映出公司流动性变差,获利能力正在变弱。而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23.20%、21.51%、20.41%和19.11%的数据呈现,也进一步证实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多项财务指标的表现不佳,说明公司经营出现困难,而对于一家业绩堪忧的公司,一旦获准上市,不知将来会以何种方式去回报资人?
产品过于单一,依赖大客户风险凸显
除了业绩与财务指标的明显不佳外,横河模具的主要产品也比较单一,该公司以生产塑料模具及家电类注塑产品为主,报告期内这两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04%、89.87%、86.68%和87.28%,主要产品较为集中也使得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依赖于精密塑料模具和家电类注塑产品,一旦该类产品遇到政策、下游行业需求改变、原材料供应等因素产生的突发不利影响,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影响。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风险,更大的风险则在于其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在2012年至2015年6月的3年半时间中,横河模具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仅有6家公司上榜,分别是松下、SEB、东芝、西禄、泰贺和双鸟,期间,除了2014年由西禄取代双鸟挤进其前五大客户名单外,该名单中的企业再没有增减变化。更为重要的是,2013年度、2014年度及2015年1~6月,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72%、82.73%、86.20%和85.69%。也就是说,横河模具8成以上的销售额是由前五大客户贡献的,而松下和SEB两家企业每年对公司贡献的业绩更是占到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从已知的销售占比情况看,横河模具的经营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已经是非常的高。我们知道,在正常经营中,企业如果对某单一大客户产生高度依赖,则会使得企业风险凸显,毕竟未来一旦所依赖的大客户在经营上出现问题而减少订单,或者因其他原因失去所依赖的大客户订单,这将对企业经营和业绩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对于横河模具来说,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所依赖的大客户均为国外公司,在汇率、国际政治及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下,无形中会进一步加大公司经营上的风险。
采购数据与现金流不匹配
招股书显示,2013年横河模具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为6087.65万元,占采购总额的25.12%,据此可核算出了其2013年的采购总额为2.42亿元,再算上17%的增值税,则其含税采购总额为2.84亿元,而实际上,反映其采购流出现金情况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一项,在2013年也正好为2.84亿元(预付账款新增金额太小,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其现金流与采购金额吻合就没有问题了吗?
显然,问题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在2013年中,该公司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年末金额相较年初金额分别增加了416.93万元和2604.33万元,这也就是说,该公司本年度形成了大约3000多万元的负债,如果其采购总额也正好与现金流量持平,这3000多万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又从何而来的呢?
那么,这部分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有没有可能是当年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增加所形成的呢?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3年该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金额高达1.03亿元,而其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总共的增加金额约为0.94亿元,即使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也断不可能形成数额如此巨大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无独有偶,该公司2014年数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014年,该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共计6178.95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28.59%,可知其采购总额约为2.16亿元,算上增值税则其含税采购总额不超过2.53亿元。另外,2014年其应付账款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509.60万元,而应付票据却增加了472.49万元,这也就是说,该年度其现金支付金额应该在2.63亿元左右,实际上,该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高达2.91亿元,考虑到其中包含本年度约200万元新增的预付账款,则其现金支出金额超出采购总额达2600多万元。
连续两年,采购数据与现金流不符,这其中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存疑
在招股书中,横河模具自2008年以来一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人报告期内均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然而,记者发现从横河模具招股书提供的其它数据来看,似乎该公司并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所需的条件。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而在招股说明书中,横河模具披露其受教育程度的员工结构数据时,却不按要求进行披露,而是玩了个“花样”,故意模糊了学历界限,将本该分开披露的大专学历与中专学历合并披露为大、中专学历,这样其中专以上学历员工人数为277人,占总员工人数的32.62%,而大专以上学历是否符合要求就不得而知了。问题是从其员工学历构成来看,学历从高到低人数呈逐级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其中专学历人数应该不在大专学历人数之下,那么照此算来,其大专以上学历就远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所要求的30%的条件了。
与此同时,其研发人员的问题也是令人生疑的。横河模具在招股书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加强生产管理及设计研发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公司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吸引并留住人才”,“公司通过不断优化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和培训机制,改革薪酬分配,特别是注重对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奖励,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然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2015年6月30日,共有研发人员89人,占员工总数为10.48%。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然而,在该公司2014年6月发布的旧版本招股说明书中却是这样的表述,“公司2013年末,共有研发、技术人员231人,占员工总数为19.93%”。也就是说,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横河模具仅研发人员就流失了142人,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其现有研发人员的数量。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此大量的研发人员流失,那企业所谓的重视研发人才,重视研发又有什么说服力呢?
更重要的是截至2015年6月,其研发人员仅为员工总数的10.48%,而这还是其员工人数从2014年底的1043人快速减少到849人的结果,按照研发人员这样的流失速度,其研发人员的数量恐怕很难保持稳定在10%的红线以内,那又如何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呢?
此外,依据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能低于3%。然而横河模具在整个报告期内,合并口径下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01.66万元、1014.27万元、1127.76万元和450.89万元,显然,只有2014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了3%,达到了相关要求,其他年度均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需的条件。
如此来看,横河模具高新技术企业的“金字招牌”可谓是疑点重重,而一旦被有关机关查明其资质存在问题,则其需要补交的税款和滞纳金恐怕为数不少,很难想象,这将会给该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