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塑料盒塑料制品的广泛、大量的应用,各种各样的废塑料和废弃的塑料制品也大量产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虽然“洋垃圾”的进口禁令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废塑料对我国环境的破坏,但是归根结底,我国还需提高自身的垃圾源头分类及后端处理能力。
发展至今,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酯等一系列塑料的应用,几乎遍及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塑料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废旧塑料垃圾不断产生。
废旧塑料难易降解,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正确处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一直积极推行环保治理,对于企业排污以及垃圾的处理上紧抓严防,废塑料行业更是环保的重点关注对象。
国家举措加码
为规范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优化升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工信部于2015年12月4日制定了《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两年后的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根据2017年12月31日生效的《进口废物管理目录》,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8个品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个品种)、废纺织原料(11个品种)、钒渣(4个品种)等4类24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整列入了《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
2018年1月1日,中国正式启动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垃圾在内的24种洋垃圾,到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政策的收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废塑料回收处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废塑料产生国之一,归根结底,我国还需提高自身的垃圾源头分类及后端处理能力。
行业转型升级
在公众视野中,废塑料回收利用常常被等同为收破烂,给人“散乱污”的不佳印象。业内认为,由于处理废塑料的环保设备科技含量高,工艺过程复杂,生产难度大,研发成本费用高,产品利润低,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
不过目前这种形式正在逐渐改观,“像以前一样粗放式生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的废塑料回收处理企业必将被淘汰。”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今后的废塑料行业必将从小而散、脏乱污,向高值化发展。
我们认为,废塑料行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推广“互联网+”的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资源,减少行业中间环节,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简单加工到深化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随地、小规模、低水平建厂转向高水平、集中化、规模化的园区建设,提高分拣技术水平、回收利用率。
此外,需要政府加大对废塑料处理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形成规模的企业集群,从税收、研发费用、技术专利补助、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对新建废塑料处理项目,从土地、报批、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