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加工工艺都有属于自己的工艺规程,操作人员在进行加工的时候对于工艺规程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模锻的工艺规程包括绘制锻件图,计算坯料的质量以及尺寸,还有确定变形工步和设计模膛等等。对此,对钩网逐一进行介绍。
一、绘制模锻件图
模锻件图是根据零件图按模锻工艺特点进行绘制的。它是确定变形工步、设计和制造锻模、计算坯料和检验锻件的依据。
1、选择分模面:上下模的分界面成为分模面。分模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选择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便于锻件从模膛中取出:分模面通常应选在锻件最大尺寸的截面处。
(2)金属易于充满模膛,容易发现错模:尽量使模膛具有最浅的深度。
(3)减少锻件愉快,直线分模:凹坑直接锻出。
2、加工余量、公差、余块:模锻件的加工余量一般为1—4mm,公差为±0.3—3mm。模锻件均为批量生产,应尽量减少或不加余块,为了达到节约金属的目的。
3、冲孔连皮:毒案件上的透孔模锻不能直接锻出,在该部位留有一层较薄的金属,被叫做连皮。连皮不能太薄,为了避免损坏锻模。
4、模锻斜度、圆角:为了便于锻件从模膛中取出,锻件与模膛侧壁接触部分需带一定的斜度,这个斜度就被叫做模锻斜度。
锻件上两个面的相交处应于圆角过渡。圆角使坯料易于充满模膛,保证锻件流线的连续性,减少模具凹角处的应力集中,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二、计算坯料尺寸
坯料尺寸的计算步骤与自由锻件相似。坯料重量包括锻件、冲孔连皮、飞边、料头以及烧损等等。
三、确定变形工步
各个变形工步都必须在相应的模膛内完成。上、下模接触时所形成的空间就是模膛。根据功用的不同,锻模模膛分为制坯模膛和模锻模膛。制坯模膛是按锻件变形要求对坯料体积进行合理分配的模膛,以使金属变形均匀,纤维合理分布,能顺利地充满模锻模膛。可分为拔长模膛、滚压模膛以及弯压模膛等等。
同时,根据锻件的形状特征又可以将模锻的锻件分为短轴类和长轴类。
四、选择模锻设备
根据模锻件的质量、投影面积、最大直径等因素确定所需模锻设备的吨位。
五、修整
终锻后的模锻件需要经过切边、冲孔、校正、清理等修整工序,以保证和提高锻件的加工质量。
六、锻后热处理
一般采用退火或者正火处理,以消除锻件的变形强化和过热组织,使锻件具有所需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