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亚洲国际模具展即将于2025年2月25-27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行。邀您关注今日新资讯: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材料体系日益丰富,不仅限于传统塑料,还涵盖金属、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材料等多个领域。合理选择材料是实现高质量打印的关键。
1. 塑料类:经济实用,适用广泛
塑料是3D打印最常见的材料,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的特点,广泛用于日常产品制造。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强度高、耐磨损,适合打印耐用零件(如工具手柄、汽车部件)。
PLA(聚乳酸):环保可降解,适用于装饰品、教学模型等。
PETG:兼具ABS的强度和PLA的易打印性,常用于透明外壳、食品容器。
TPU(热塑性聚氨酯):具备良好弹性,适合制作柔性结构(如手机壳、密封件)。
2. 光敏树脂:高精度模型之选
光敏树脂可通过紫外光固化成型,精度高但脆性较大。
典型应用:珠宝设计、牙科模具、高精度手办模型。
主要技术:SLA(立体光固化)、DLP(数字光处理)。
3. 金属材料:高端制造核心
金属3D打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要求行业。
不锈钢、钛合金:强度高、耐高温,钛合金具备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航空部件、人工关节。
铝、铜:轻量化、导热性好,适用于电子散热器、结构件。
因瓦合金:低热膨胀系数,适用于精密仪器、卫星组件。
主要技术:SLM(选择性激光熔化)、EBM(电子束熔化)。
4. 尼龙粉末:功能性打印材料
尼龙粉末具备高强度、耐磨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打印复杂的机械部件。
典型应用:齿轮、管道、功能性原型。
主要技术:SLS(选择性激光烧结)。
5. 复合材料:轻量化与高强度兼备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提升了3D打印件的强度与刚性,同时保持轻量化。
典型应用:无人机结构件、赛车零部件、机械臂。
6. 特殊用途材料:拓展3D打印边界
生物相容材料:用于人工骨骼、植入式医疗器械。
食品级材料:可直接打印巧克力、糖艺等食品。
陶瓷材料:耐高温、绝缘性好,适用于电子元件、航天器耐热部件。
7. 未来趋势:智能材料与液态金属
未来,液态金属3D打印有望应用于柔性电子、体内医疗器械。同时,多激光金属打印设备的普及(如XT-S460四激光打印机)正在提升大尺寸金属件生产效率。
材料选择直接影响3D打印的质量与应用范围。从经济实用的塑料到高性能金属,各类材料正在推动3D打印技术迈向更广阔的工业与科研领域。
文章来源:百度
2025亚洲国际模具展即将2025年2月25-27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行。更多精彩论坛活动,欢迎登录官网 https://asiamold.gymf.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